点亮“她心愿”送上春日里的美好祝福


来源:安博电竞网上官网登陆    发布时间:2023-11-04 15:10:18

  她们的心愿无一不关乎自己的家人:一副眼镜让女儿能看清黑板上的字,一个保温杯让孙子在外也能喝上温水,一张轮椅让孙女能外出看看春天的景色……面对生活的挑战,她们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,却不曾妥协,始终守护着一家人的安康。

  妇女节前夕,“微心愿·善暖万家”聚焦广州城内的困境妇女,上线多个微心愿,在和暖的春日里为她们送去节日的问候。你愿意帮帮她们吗?

  档案:徐姨(化名),多年前一家人从四川到广州打工,家庭因孙子患有自闭症而陷入困境。

  看到有客人到来,徐姨连忙放下了手中正在整理的书包,脸上扬起了笑容。原来,徐姨正准备带孙子小轩(化名)坐公交去接受自闭症康复训练。经过一年多的训练,小轩现在学会了跟人打招呼,小轩的进步让徐姨对生活的焦虑缓解了一些。

  徐姨回忆,今年5岁的小轩从小就表现得与其他小孩子不一样。“眼睛不看人,逗他、喊他也没有反应。”快两岁时,有儿保医生指出还不会说话的小轩可能患有自闭症,但高昂的治疗费让他们望而却步。当时家里人猜测,小轩可能仅仅是开口说话比较晚,看病的事便被耽搁了下来。待小轩两岁多的时候,意识到不妥的徐姨带着他求医,最终小轩被确诊为自闭症。

  2003年,徐姨与家人从四川到广州打工。最初,一家人勤勤恳恳工作,日子过得平和安康。随后,两个娃娃的相继出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惊喜也带来了压力。孙子小轩因出生时难产,治疗花费了几万元。一年后,小轩妹妹同样因难产花费了不少钱。

  不久后,小轩父母离婚,兄妹俩跟着爸爸生活。徐姨便辞去工作全身心照顾两个孩子。徐姨丈夫在建筑施工工地打零工,近些年收入越发不稳定,家里只有做环卫工的小轩爸爸有微薄的固定收入,一家人省吃俭用才能勉强维持生计。

  “现在小轩周一到周五下午都要上两节康复课,一节课150元,一天光是上课就要花300元。”徐姨表示虽有政府部分补贴,但小轩高昂的康复费用和妹妹在幼儿园的不菲学费,让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。

  “为了省路费,我们已好几年没有回老家了。”在这狭小的房子里,徐姨和两个孩子睡房间,小轩爷爷睡客厅,小轩爸爸则需要爬上摇摇欲坠的木楼梯到夹层才能休息。

  提起生活的困难时,开朗的徐姨并没有表露太多悲伤,相反,小轩的康复训练渐见成效,她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。她说为了让小轩能继续接受康复训练,全家人都竭尽全力,“最大的心愿是他今后能生活自理。”

  工作日的下午,小轩都需要去上康复训练班,有时回来太晚,徐姨来不及做饭,所以她希望可以获得一个具有定时功能的电压力锅,“希望有机会能够让家里人吃上热饭菜”。此外,徐姨还希望有机会能够得到两个保温水壶,让小轩和妹妹外出时能喝上温水。

  档案:梁姐(化名),32岁,丈夫常年在外,一人独自抚养1岁、2岁半以及11岁的女儿,家庭经济十分困难。

  十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,梁姐坐在塑料地垫上,忙碌地进行手工制作,时不时看一眼在一旁独自玩耍的二女儿和襁褓中的小女儿。今年11岁的大女儿小雅(化名)正在上小学。这两年,梁姐一人独自抚养着三个女儿。

  在小雅两岁时,梁姐与小雅的父亲离异后带着她再婚,与现任丈夫生育了两个女儿。丈夫因故长期在外,三姐妹由梁姐独自照顾。回忆起这两年的艰难日子,梁姐声音不禁有些哽咽,眼圈逐渐泛红。

  “现在我只能租个小房子安顿几个孩子。”狭小的房子里,一张上下床便占去了不少地方,地板是孩子们的“游乐场”和梁姐的“工作间”,小雅写作业则需到屋外小小的折叠桌上。晚上,小雅爬到上铺睡觉,梁姐和两个女儿则在下铺休息。

  小雅现在读五年级,学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两个年幼的妹妹也需要奶粉、尿布等消耗品。因两个孩子尚小,梁姐无法外出打工,只能在这十平米左右的房子里边照顾她们边做手工活。“一个月最多也只能挣到1500元。”做手工的微薄收入和前夫的抚养费艰难地支撑起这个家庭,梁姐省吃俭用也只是勉强维生,时不时还需要家人朋友的接济。

  让梁姐欣慰的是,小雅很懂事,时常帮忙照顾妹妹和做家务,“我不方便去买菜,经常就是小雅去买。”在学习上,小雅十分努力,成绩优异,常年是班级前三名。梁姐拿出小雅的一沓奖状,语气带着几分自豪:“她又拿新的奖状回来了,班里的老师都很看重她。”

  但梁姐有个心病。小雅右眼先天性视力低下,从小视力不好。“她看东西时,眼睛得眯成一条线。”但由于小雅年龄较小,做手术风险比较大,费用也高,只是配备了眼镜。然而,上个学期小雅的眼镜丢失后,家里没钱配新眼镜。“因为看不见黑板,上学期成绩下滑得很厉害。”

  “我希望可以带女儿去彻底检查一下眼睛,并且为她配一副新的眼镜。”看着趴在门前的小桌子上写作业的小雅,梁姐说出了自己的微心愿。

  档案:梁姨(化名),今年75岁,因摔倒导致膝盖、盆骨受伤,手术后行动不便,白天独自在家照顾因脑瘫而导致多重一级障碍的孙女。

  琳琳(化名)坐在简易的自制轮椅上,围着梁姨转圈,不时挥舞着双手,偶尔激动地喊出一些简单的音节,梁姨慈爱地看着她说,这就是琳琳开心的样子。

  琳琳今年8岁,出生时因难产导致脑瘫。她无法站立行走,也不会说话,生活不能自理。从小,家人就带着琳琳四处求医,做康复治疗。去年,一所特殊学校破例让超龄的琳琳入读了一年。经医院和学校的专业治疗和训练后,琳琳的情况有所好转,可以通过点头、摇头等身体语言和家人进行简单交流。但如今,特殊学校的学习告一段落,琳琳只能呆在家里。

  从琳琳满月后,梁姨一直在身边照顾她。但在前年,梁姨因为摔倒两次入院做手术,膝盖、盆骨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。那一段时间,是梁姨第一次不在琳琳身边。“一开始请了阿姨来照顾她,但是费用太高了,家里实在承担不起。”看到无人照顾的琳琳,还在休养期的梁姨心中满是心酸与无奈,行动不便的她决定继续照顾琳琳。“没有很好的方法呀,看到她这样子会心疼。”

  琳琳父亲是街道协管员,工资不高。琳琳母亲则在外打零工,收入并不稳定。两人努力工作,坚强地撑起了这个小家庭。但梁姨手术后,很难再带着琳琳去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,琳琳父母又因工作无法脱身,只能请专人上门进行康复训练,这是一笔不菲的费用,家庭负担加重,所以日子过得并不容易。

  琳琳对这样一个世界充满了好奇,不仅爱去公园,就连梁姨出门买菜都闹着跟去。为方便她在家里行动,琳琳母亲找人定制了一张简易轮椅,外观和普通凳子差不多,但四条凳腿上均安装了万向轮。然而,出门则需要用能够保障琳琳安全的婴儿车。随着琳琳逐渐长大,婴儿车已经难以承载她的体重,损坏的速度很快。

  今年75岁的梁姨即使腿脚不利索,但仍坚持每天带着琳琳散步。“我希望有机会能够有一辆便携轮椅,能够让我继续带着琳琳出门。”梁姨看着一旁坐在简易轮椅上滑动的琳琳,说出了这个心愿。

  拐进巷子里,入眼就能看到掉落的墙皮,红色的砖块露出来,低矮围墙看起来有不少年头。巷子深处,就是陈姨的家,今年78岁的她和儿子阿勇(化名),还有两只养了十几年的大黄狗一起生活。

  下午三点,陈姨家的客厅却依然昏暗,陈姨打开灯,屋子才亮堂了起来。小小的房子被陈姨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
  听到有来客,坐在房间凳子上的阿勇,探出头来,笑着跟社工打招呼。陈姨见状很是熟练地把阿勇抱起,放在客厅的沙发上。

  阿勇今年52岁。在两岁时,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,双腿肌肉萎缩,出行不便,被评为肢体一级残疾,50年来生活起居都靠母亲照顾。说起照顾儿子,陈姨从未觉得辛苦,她笑着说,“自己儿子,怎么都不会感觉累的。”

  已经78岁的陈姨,不能如同年轻时出去做点小生意,贴补家用。现在家里的收入只有阿勇的低保加上陈姨的退休金,总共两千多元,只能保证基本的生活开销,经济十分紧张。“有时候煮个面条,就对付了一餐,”两人的生活很是节俭。

  陈姨患有高血压,肩膀也时常会疼痛,因为担心费用,陈姨和阿勇很少去医院看病,“有时候就自己买点药吃吃”,阿勇说。阿勇的房间里有一台多年前淘来的二手电脑,平时听听歌、看看视频,就是他的全部消遣。而陈姨,每天除了照顾儿子,很少出门。虽然生活很困难,但陈姨和阿勇依旧保持乐观的心态,脸上时常挂着笑容。

  厨房里,两个大大的电热水壶和两个热水瓶摆在一起,因常常使用留下了焦黑的痕迹。家里的热水器在几年前就坏了,陈姨和阿勇每天都要用这两个电热水壶烧水洗漱。而已经坏了的老式热水器现在还挂在卫生间的墙上,外壳锈迹斑斑,还有一小块铁皮已经脱落。“现在就希望能有一个新的热水器,不然每天烧水洗澡真的很麻烦。”陈姨说。

  项目介绍:2019年10月,广州市慈善会发起了“微心愿·善暖万家”项目,联合全市社区慈善(志愿服务)工作站、公益慈善机构等,通过入户探访、电访等方式发现低保低收入对象、困境儿童、特困人员、留守老年人、孤寡老人、特殊困难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“微心愿”,同时,面向社会公开募集款物,联动志愿者等帮他们实现微心愿。每年帮助10000户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。截至2023年2月28日,累计帮助42239户困难家庭实现“微心愿”,直接受惠116295人次。

  特别鸣谢:广州市明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官洲街社工服务站、白鹤洞街社工服务站